春秋诸多先贤中,卫国有一位以“寡过知非”闻名于世的先贤。孔子周游列国走投无路时,曾数次投奔于他,赞其“君子哉”;在儒家经典《礼记》中,孔门弟子把他的话奉为圣人之言,直接加以引用;在曲阜孔庙中,他奉祀于东庑第一位,其家乡被称为“君子乡”“君子里”。
这位先贤就是蘧瑗,字伯玉,卫国蒲邑(今河南省长垣县)人,春秋时期着名思想家、政治家,被尊称为“蘧子”。他的言行、主张对儒家学说及道家学说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有很多跟蘧伯玉有关的典故见载于古籍,并流传至今。
典故“宫门蘧车”说的就是蘧伯玉慎独自律的故事。一天晚上,卫国国君卫灵公与夫人闲坐,听见辚辚车声,这车声到宫门前忽然不响了,过了宫门又响起了。卫灵公问夫人:“你知道这是谁吗?”夫人说:“一定是蘧伯玉。”卫灵公问:“何以知之?”夫人说:“从礼节上讲,做臣子的人,走过君主的宫门前时,一定要下车行礼,表示对君主的敬重。忠臣孝子不会白天遵礼、夜晚堕行。蘧伯玉是一个德智兼备、敬事不苟的贤大夫,绝不会因为夜里没人看见而废礼,所以我认定是他。”卫灵公差人去问,果然是蘧伯玉。
这就是“宫门蘧车”的由来,后引申为成语“不欺暗室”,意思是在无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欺心的事情,形容人光明磊落、表里如一。
蘧伯玉理政,主张仁德治国、体恤民生。在他为相期间,子贡到卫国参观,看到百姓安居乐业,问他:“您是怎样治理这个国家的呢?”蘧伯玉只回答了五个字:“以弗治治之。”晋国强大后,赵简子想攻打卫国,于是派大夫史默前往卫国暗访。史默回来报告说:“蘧伯玉为相,不可以用兵。”这就是蘧伯玉“弗治而治”“以德退兵”的故事。
蘧伯玉最为人称道的是他的自省精神。《论语》记载:有一天,蘧伯玉派使者来拜望孔子,孔子让使者坐下,然后问道:“先生最近在做什么?”使者回答说:“先生想要减少自己的过错,但苦于做不到。”使者走后,孔子说:“这是了解蘧伯玉的人啊。”又有记载称蘧伯玉二十岁时,“已觉前日之非而尽改之矣”,到二十一岁时,发现前一年改得还不彻底,到二十二岁时,又发现前一年改得还不彻底,“岁复一岁,递递改之,行年五十,而犹知四十九年之非”。典故“寡过知非”“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说的就是蘧伯玉。
蘧伯玉一生追求道德完善,被誉为“君子典范”。但他给世人留下的一句名言却是:“耻独为君子”。意思是说,自己一个人具备了君子的美德并不够,还要影响带动身边的人成为君子,让更多的人成为高尚的人。独善其身、追求个人完美固然很好,但帮助更多人完善自己,不是更有价值吗?(马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