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所在位置: 主页 > 专题 >

        会场内外热议“红树林之城”

        来源:湛江日报 发布时间:2021-12-28 09:42

        8845826_lsc_1640616017200_b.jpg

        12月24日,麻章区石牛岛红树林片区,白鹭于林中 成群结伴。刘冀城 摄

          场内

          “红树林”成高频词

          “加快发展碳汇经济,加大红树林蓝碳碳汇项目开发力度。”

          “充分挖掘湛江红树林的生态优势、经济优势、历史文化优势,加强红树林系统保护和集中连片修复,结合文明创建、科普教育、文旅开发等工作,打造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湛江范本,擦亮‘红树林之城’特色品牌,让‘湛江红树林’成为广东生态建设的新名片。”

          在党代会报告中,“红树林”成了高频词汇,受到党代表们的关注和热议。如何擦亮“红树林之城”特色品牌?针对这一热门话题,记者采访了会场内的党代表,聆听他们的真知灼见,共同为“红树林之城”建言献策。

          正推动成立“红树林研究院”

          党代表兰艳泽:

          岭南师范学院拥有研究红树林的专业团队17人,涵盖博士、教授、副教授、讲师,研究红树林20多年,发表相关论文20多篇。近日,由我校副教授牵头,为成立红树林研究院做好前期筹备工作,将生命科学院、化学学院、物理学院和社会管理学院等汇聚组建科研团队,实现学科交叉融合。团队专门围绕红树林进行专题讨论,并确定了重点研究的若干方向。

          湛江红树林面积占全国30%以上,全省的70%以上,湛江又是临港产业发展的集聚地,可以在充分发展临港产业、重大项目的同时,利用红树林谋求绿色发展、生态发展之路,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奉献力量,这是大有可为的。

          建设红树林研究院,我们一定会久久为功,立足湛江研究红树林,这是一个多方共赢的举措。为湛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生态文明建设献力,这是岭南师范学院的一份责任,我们将迅速行动起来,利用红树林既有学术研究基础,争取红树林研究院早日挂牌成立,让红树林研究成果走出全省、走向全国,体现湛江特色和学校办学特色。

          “串珠成链” 打造红树林特色文旅线路

          党代表黄志超:

          党代会报告中多处提到红树林,篇幅较长,这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打造“红树林之城”的高度重视。对照麻章区湖光镇的实际,湖光镇红树林面积约4万亩,占了湛江红树林面积的17%。湖光红树林不仅距离市区近,仅有半小时车程,而且景致优美,代表地分别是金门岛和石牛岛,置身其中,红树林纵横交错、很是震撼,空中俯瞰好像千岛湖般壮丽。

          在做好保护工作的前提下,湖光镇将合理开发利用红树林资源,按照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沿海村庄群众的保护意识。基于湖光镇良好的生态禀赋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整合生态、文化和旅游资源,发挥红树林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吸引更多湛江市民乃至国内外游客游览观赏。

          湖光镇当务之急是抓好基础设施工作,比如金门岛、石牛岛的道路和码头建设都比较迫切。岸边可以修建不受潮汐影响的码头,岛上可以修建硬底化道路和绿道,方便市民和游客游览红树林。

          利用红树林资源,可以起到“串珠成链”的效果——发挥湖光岩作为世界地质公园的辐射带动作用,将生态村放坡村和古村落旧县村连接起来,沿着旧县河经五七水闸到外海,在金门岛和石牛岛两个红树林片区修建停靠的码头。打造这个文旅线路,游客陆上游览湖光岩和麻章古村落,海上欣赏红树林,可谓一举多得、相得益彰。


          场外

          让红树林走进城市  让城市拥抱红树林

          营造“城在林中,林在城中,人在绿中”的人居环境

          市民周先生:

          当听到湛江规划打造“红树林之城”这个消息时,我非常兴奋,也很自豪。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廉江高桥人,我对家乡的红树林再熟悉不过了。近年来,得益于国家和省、市重视红树林生态建设,高桥红树林周边的道路、停车场等基础建设逐步完善。如今的高桥红树林在两广地区已小有名气,成为了周边群众游玩的好去处。

          打造“红树林之城”,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让红树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红树林”,营造“城在林中,林在城中,人在绿中”的人居环境,造福广大老百姓。希望政府部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高桥红树林林区配套设施建设,带动红树林旅游观光发展,将高桥红树林打造成为科普教育及休闲观光的热门景点。

          红树林生态修复要“科学管理”

          红树林管护人员何先生:

          打造“红树林之城”,首先要推动红树林保护区的确权登记,让红树林真正“有身份”;二是要科学管理,目前个别媒体报道的通过养蚝达到碳中和,但并未考虑蚝壳的碳到底是不是吸收空气中的碳,会不会产生水体富营养化?在生态修复方面,很多地方为了大面积种植红树林,提出挖机垒高或者吹土抬高滩涂,这样很可能造成底栖生态系统的破坏;三是建设专职红树林护林员队伍,注重带动周边群众参与,做到全民参与。要让红树林相关知识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进企业。湛江红树林面积占全国30%以上,希望能建设一个科普馆,向公众科普红树林科学知识,提高市民保护红树林意识。

          留住群众乡愁,带动群众致富

          麻章区湖光镇镇长陈文辉:

          红树林作为沿海自然防护林,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也是渔民的情感寄托。打造“红树林之城”,可以发挥红树林的生态效益、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在留住群众乡愁的同时,更好地带动群众致富。

          打造“红树林之城”,一要加强红树林的保护,对受损害的红树林种植片区进行补种和修复,在合适的滩涂要开辟新种植场地,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和治理投入;二要坚持以群众的利益为重,通过大文旅开发,创立生态养殖系统,在保护的前提下让群众通过养殖海产品,参与文旅项目,实现保护环境与群众致富“双赢”;三要挖掘红树林的文化内涵,把红树林作为湛江海洋文化的重要载体,可以在湛江市区、湖光、高桥、角尾、西寮等地开设红树林研学场所,研究开发红树林文创作品,形成“生态+文化+经济”的保护之路,把“红树林之城”打造成湛江靓丽的城市名片。

          传承发扬保护红树林的优良传统

          岭南师范学院教授张颖:

          打造“红树林之城”,对湛江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湛江在红树林生态保护和建设中有着优良的科学传统,传承并发扬好这一优良传统,可以将湛江红树林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我结缘红树林始于2012年,源于对红树林中的濒危红树植物红榄李的保护性研究工作。红榄李为使君子科、榄李属红树植物,现在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湛江红树林管理局与岭南师范学院进行了濒危红树植物角果木的综合保护研究。在做好红树林保护的前提下,可以结合文旅开发、科学研究等工作,释放红树林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将湛江打造成真正的“红树林之城”。(张永幸,杨雅丽)